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04:18:2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6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嘉政办发[2008]142号



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
《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附件:

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管理,确保新城魏晋墓群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新城魏晋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新城魏晋墓群进行文物保护以及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参观游览、考察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的机关、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旅游开发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其活动不得对文物及其环境造成损害。
第四条 新城魏晋墓群所在地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
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的监督和指导。
嘉峪关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的日常行政监督管理工作。
新城魏晋墓文物管理所负责新城魏晋墓群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嘉峪关长城保护研究所负责新城魏晋墓群的文物保护、加固维修、文献研究、“四有”建设等工作。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
文化、公安、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工商、环境保护、旅游等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所需经费,主要由财政拨款予以保障。嘉峪关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要确保每年将一定比例的景区收入用于文物保护。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的拨款、事业性收入资金及有关基金会的基金和其他捐款、赞助财物,必须严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六条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支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嘉峪关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文物旅游等事业,促进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和事业发展。

第二章 保护对象与保护区

第七条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对象是:
(一)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地下文物;
(二)由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机构收藏、保管、登记注册的文物藏品和重要资料;
(三)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地上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
(四)其它依法应当保护的文物。
第八条 甘肃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是:
重点保护区(核心区)包括:
南墓区墓葬较密集区域。东以新城镇农灌渠第三支渠为界,南、西、北三面边界皆在戈壁滩上。共有八个坐标点:东南角点位:北纬39°49′52.6″,东经98°26′27.9″,高程:1484米;南面点位:北纬39°49′28.6″,东经98°26′00.8″高程:1493米;北纬39°49′23.1″,东经98°25′49.8″高程:1499米;西南角点位:北纬39°49′31.7″,东经98°25′24.7″,高程:1501米;西面点位:北纬39°50′03.2″,东经98°25′22.2″高程:1499米;西北角点位:北纬39°50′19.4″,东经98°25′12.4″高程:1492米;北面点位:北纬39°50′27.7″,东经98°25′33.8″高程:1494米;东北角点位:北纬39°50′29.7″,东经98°25′59.0″高程:1489米。面积:189.8公顷。
一般保护区(缓冲区)包括:
嘉峪关市新城镇移民村西南水井房(北纬39°52′49.3″,东经98°24′59.4″,高程1482米)为基准,向东南至酒(泉)新(城)公路新城段,向西南至嘉峪关市新城镇毛庄子南三岔路口(北纬39°50′51.8″,东经98°24′0.02″,高程1511米),再到南墓区西南角标志碑(北纬39°48′36″,东经98°22′31.8″,高程1543米)。
第九条 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应会同市国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设置的保护标志和界桩,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损毁。

第三章 保护管理与利用

第十条 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应当组织编制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经省文物局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编制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应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依法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内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缓冲区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在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均不得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需要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经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审核,报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 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已有的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市环保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因特殊需要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事先依法征得文物管理部门同意,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新城魏晋墓群的环境风貌相协调。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应当依法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应当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制定文物保护方案;在工程建设中发现文物的,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和文物安全,及时通知市文物管理部门。
因建设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十四条 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确需进行考古发掘的,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依法由文物保护部门组织已经取得考古发掘许可证书的单位实施,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发掘文物。
第十五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科学确定墓群旅游环境容量。
第十六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配备防火、防盗、防虫、防自然损坏等设施,确保文物安全,保护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不受损害。
第十七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及时对墓群进行修缮、保养。对文物进行修缮时,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其设计、施工、监理等必须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文物记录档案并依法向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备案。文物的出入库、提取使用、调拨、交换和借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九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由其提供资料制作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
第二十条 制作出版物、电影、电视剧(片)以及专业录像和专业摄影需拍摄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在市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拍摄。
第二十一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复制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应当根据文物的级别,经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或者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市文物管理部门监制。
第二十二条 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及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土地不得转让、抵押或者赠与、出租、出售,不得用于不利于文物保护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 申请在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后,有关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保护监测制度,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状况进行监测,发现可能危及新城魏晋墓群安全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义务,对损害、破坏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的行为有权阻止、举报。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或省文物局给予表彰奖励:
(一)长期从事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
(二)在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中成绩突出的;
(三)对制止损毁、破坏、盗窃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抢救、保护新城魏晋墓群文物有功的。
第二十七条 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审批权限,不履行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及重要资料损毁或者流失的;
(三)借用或者非法侵占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
(四)贪污、挪用文物保护经费的。
违反前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自被开除公职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文物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违反本办法应当受到处罚的其他违法行为,由省文物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出处罚规定,可以依法委托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委托的权限实施处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做好军队精简整编编余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委 公安部 等


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做好军队精简整编编余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政区)计委(计经委),劳动局,人事局( 劳动人事厅),民政厅(局),公安厅(局),粮食(商业)局(厅),各军区、 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人民解放军1985年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精简整编,裁减员额100万。目前整编任务已顺利完成,但尚有部分撤销、合并、 缩编单位和编余职工还未进行安置。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发[1985]13号文件《关于支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
整编的通知》精神,妥善解决好精简整编中编余职工的安置问题,特作如下通知:
一、军队精简整编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部队各级领导要认真做好编余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地方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周密计划,把安置军队编余职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二、军队编余职工安置的对象和范围,是指军队在精简整编中由于单位撤销、合并、缩减编制而造成编余的且为1985年年底以前招收录用的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 包括在编、非编职工)。
三、对军队编余职工的工作安排,各地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职工的具体情况妥善安置。全民所有制职工原则上仍安排在全民所有制单位,确无全民所有制单位接收的,也可安排在集体所有制单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职工的身份。
四、安置的办法,在编职工可参照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总参、总政、总后(1988)后司字第384号文件有关规定, 先办理编内转编外手续,再进行安置;非编职工应按照先调剂后安置的原则,凡安置地军队企事业单位需要增人的,先在编余职工
中调剂解决,无法调剂的由各地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安置。
五、军队编余职工,凡符合离休、退休条件的,应办理离休、退休。并按照民政部、劳动部、总参、总政、总后民(1982)39号文件规定,符合离休条件的,交当地或接收地区的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符合退休条件的,交当地或接收地区的民政部门管理。对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
五周岁以上的编余职工,可提前退养,本人享受退休职工待遇,待达到退休年龄后再办理退休手续。对体弱多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应办理退职。凡移交民政部门的退休、退职职工,其退休待遇、安置办法、经费渠道,应按照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民政部、财政部、(82) 财事

字1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对犯有严重错误尚未作出结论的, 待作出结论后再移交地方安置。
六、军队编余职工原则上就地就近进行安置;当地县、市安置确有困难的,也可到相邻县、市进行安置;对夫妻分居两地,或父母在异地身边无子女的,经军队军以上单位批准,也可以进行易地安置。编余职工的安置,由三总部、各大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的政治、后勤部门,按
照目前的分工,与调入安置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办理安置手续。对从外地进京、津、沪安置的要从严控制。移交的材料必须完备,要有军队师以上单位或地方劳动、人事部门的招收录用手续和历次调整工资材料。军队有关部门要把编余职工移交材料于今年11月底
以前移交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
七、军队编余职工安置手续的办理,在编职员和在编工人改为非编职工进行安置,分别由军队师以上单位的政治部门和职工管理部门填写《在编职工转非编职工审批安置表》(样式附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经安置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安置;凭
审批安置表复印件,到当地公安、粮食部门办理落户和粮食供应关系手续。非编职员和非编工人的安置,由军队师以上单位的政治、后勤部门,按照目前的职工管理分工,填写《拟安置军队编余职工登记表》(样式附后),经安置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审批同意后进行安置;
其中异地安置的,凭登记表复印件到公安、粮食部门办理户口、粮食迁移手续。
八、根据军队精简整编的要求,安置军队编余职工的工作原则上于1988年底完成,最迟不得超过明年3月底。 各地区接收安置军队全民所有制非编职工的人数和工资总额,于1989年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局、人事局(劳动人事厅)和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分别汇
总并分别上报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和总后勤部,由总后勤部将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指标划拨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区接收安置军队在编职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总上报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由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相应核增劳动工资计划和干部指标。
九、对军队编余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和军队各级政治、后勤部门,要严密组织,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抓紧办理,保证按时完成。
附一:在编职工转非编职工审批安置表
------------------------------------------------------
| 姓 名 | | 单 位 | |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
| 家庭出身 | | 本人成份 | | 文化程度 | |
|------|------|--------|-------|--------|------------|
| | | 行政(技术) | | | |
| 政治面貌 | | | | 工资级别 | |
| | | 职务或工种 | | | |
|----------------------------------------------------|
| 基础岗位工资 | | 工龄津贴 | |
|----------------------------------------------------|
|何 时 何 地 入 伍 | |
|------------|---------------------------------------|
|何时何单位参加工作 | |
|------------|---------------------------------------|
|现 家 庭 住 址 | |
|----------------------------------------------------|
| | |
| 本 | |
| 人 | |
| 简 | |
| 历 | |
| | |
|-----|----------------------------------------------|

| | |
| 呈 | |
| 报 | 根据国家计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总政、总后〔1988〕后 |
| 单 |司字第663号文件规定,经研究,同意 同志转为非编工人(职员),移交地方安置。 |
| 位 | |
| 意 | |
| 见 | 一九 年 月 日 |
| | |
|-----|----------------------------------------------|
| | |
| 主 | |
| 管 | 根据国家计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总政、总后〔1988〕后 |
| 单 |司字第663号文件规定,经研究,同意 同志转为非编工人(职员),移交地方安置。 |
| 位 | |
| 意 | |
| 见 | 一九 年 月 日 |
| | |
|-----|----------------------------------------------|
| | |
| 劳 | |
| 动 | |
| 、 | 根据国家计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商业部、总参、总政、总后〔1988〕后 |
| 人 |司字第663号文件规定,经研究,同意 同志转为非编工人(职员),移交 |
| 事 |进行安置。 |
| 部 | |
| 门 | |
| 意 | |
| 见 | 一九 年 月 日 |
| | |
------------------------------------------------------
此表存入本人档案
附二:拟安置军队编余职工登记表
-------------------------------------------------------------
| | | | | 出生 | | 政治 | | 文化 | |
| 姓 名 | | 性别 | | | | | | | |
| | | | | 年月 | | 面貌 | | 程度 | |
|---------------------------|-------------|-----------------|
| | 常住户口 | |
| 籍贯 省(市) 县 | | 省(市) 县 |
| | 所在地 | |
|-----------------------------------------|-----------------|
| | | 提干 | | | |
| 参加工作时间 | | | | 批准机关 | |
| | | 时间 | | | |
|-------------|----------------|----------|-----------------|
| 行政(技术) | | 工资 | | 身体 | |
| | | | | | |
| 职务或工种 | | 级别 | | 情况 | |
|-------------|---------------------------------------------|
| 现工作单位 | |
|-------------|---------------------------------------------|
| 何年毕业 | |
| | |
| 于何学校 | |
|-------------|---------------------------------------------|
| 有何专长 | | 从事本专业时间 | |
|-------------|---------------------------------------------|
| 何时受过何种 | |
| | |
| 奖惩及其原因 | |
|-------------|---------------------------------------------|

| | |
| 有何政治、历 | |
| 史问题?是否 | |
| 结论? | |
| | |
|-----------------------------------------------------------|
| | |
| 简 | |
| 历 | |
| ∧ | |
| 含 | |
| 学 | |
| 历 | |
| ∨ | |
| | |
|-----|-----------------------------------------------------|
|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文化程度 | |
| |------|----------------|------|----------------------|
| 爱 | | | 常住户口 | |
| 人 | 籍贯 | 省(市) 县 | | 省(市) 县 |
| 情 | | | 所在地 | |
| 况 |-----------------------------------------------------|
| | 现工作单位 | |
| |---------|-------------------------------------------|
| | 参加工作时间 | | 职务或工种 | | 政治面貌 | |
-------------------------------------------------------------
续表
---------------------------------------------------
| | 与本人 | | | | |
| | | 姓名 | 年龄 | 工作(学习)单位 | 现在住址 |
| | 关系 | | | | |
| |-------|------|------|------------|--------|
| | | | | | |
| 父 |-------|------|------|------------|--------|
| 母 | | | | | |
| 、 |-------|------|------|------------|--------|
| 子 | | | | | |
| 女 |-------|------|------|------------|--------|
| 情 | | | | | |
|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置地点 | |
| | |
| 及理由 | |
| | |
|-------------|-----------------------------------|
| | |
| 移交单位 | |
| | |
| 意 见 | |
| | |
|-------------|-----------------------------------|
| | |
| 接收地区 | |
| 劳动、人事 | |
| 部门意见 | |
| | |
|-------------------------------------------------|
| 备 | |
| 注 | |
---------------------------------------------------





1988年10月17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屠宰税摊派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屠宰税摊派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1994年国务院将屠宰税下放地方管理后,各地根据原政务院公布的《屠宰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屠宰税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屠宰税征收办法,总的执行情况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地方发生按人头、田亩平摊屠宰税的现象,在社会上造成
很坏的影响。为了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一次屠宰税征收情况的执法检查,对摊派屠宰税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征收屠宰税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是否严格执法关系到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落实和党与政府的形象。各地要切实重视屠宰税征收管理工作,只有严格依法征收才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国家长治
久安。为此,各级地方税务局要积极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征收屠宰税的工作,使依法征收屠宰税形成共识,坚决纠正屠宰税摊派征收问题,研究制定专项治理措施,加强屠宰税的执法检查,杜绝摊派现象的发生。
二、广泛宣传,搞好培训。各级地方税务局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广泛介绍和宣传屠宰税的有关规定,让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了解屠宰税的征收范围、征税对象、征收环节、征收标准,增加政策的透明度。使农民群众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社会各界关注
屠宰税的专项治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对基层征收人员和代征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屠宰税政策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征税自觉性。
三、明确政策,严格执法。为了切实做好屠宰税征税工作,必须认真执行以下规定: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好屠宰税的征管办法,省以下税务机关未经批准不得变通屠宰税征税办法。
(二)屠宰税必须据实征收。为方便征管而确定在收购环节征收屠宰税的地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把应由收购方缴纳的屠宰税改由饲养户缴纳,不得对未收购的应税牲畜预征屠宰税。
(三)严禁以屠宰税名义收取其他费用或搭车收费,也不得将屠宰税与村提留乡统筹费一并收取。
(四)对有关方面假借屠宰税名义搞的各种行政性摊派行为,税务部门应坚决抵制,不得参与,并应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省地方税务局报告,以避免事态扩大,产生不良后果。
(五)委托代征屠宰税,必须与代征方签订代征协议。在代征协议中,要把依法征税、严格执行政策作为重要内容。
(六)征收屠宰税必须开据屠宰税税票,严禁将税费混在一起开据屠宰税税票。
四、清理检查,专项治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按要求对本地区屠宰税征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
(一)检查内容:
1.对屠宰税下放地方管理后,本地区各市、县政府及地方税务局下发的有关屠宰税文件要全面清理和检查,发现有违反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应坚决纠正和废止。
2.1995年以来各市、县地方税务局贯彻屠宰税征收办法的执法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有摊派屠宰税问题。
3.屠宰税征收任务确定的依据是否合理?有否随意加码的现象。
4.屠宰税代征工作中是否与代征单位签订代征协议,代征人员能否严格执法。
5.有无假借征收屠宰税名义收取其他费用或搭车收费现象,其中有无税务干部和代征人员参与这类活动的。
6.在屠宰税票证管理与使用上,有无税费混在一起开据屠宰税税票的。
(二)检查时间:本次检查应于1997年8月底完成。
(三)检查要求:
1.各地地方税务局要高度重视这次检查,局领导要及时研究和部署检查工作并做好组织和动员,配备政策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参加检查工作。
2.要层层落实检查任务,采取全面自查、各市县交叉检查和选择1至2个地区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细致地开展检查工作。对屠宰税收入占当地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较大的地区,要作为检查的重点。要强调严格执法,防止只抓收入,不注意把握政策的倾向。
3.要边检查边整改,有错必纠,不手软、不护短,不敷衍塞责。对有摊派问题的地区应限期整改,已摊派征收的屠宰税应限期清退。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给予纪律处分。对不能认真执行政策的代征单位和代征人员,取消其代征资格。对假借征
收屠宰税名义收取其他费用、特别是税务干部和代征人员参与的,要坚决予以制止。通过检查,认真研究和改进屠宰税征收及代征办法,加强对代征工作和代征人员的管理。
4.通过这次检查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屠宰税征收情况,对屠宰税征收工作做得好的地区要表扬,差的要批评。要总结征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差距和改进工作的方向,侧重从政策和管理上堵塞漏洞,大力推行切实可行的、被广大纳税人接受的征管办法和经验,迅速解决摊派屠宰税
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反弹。树立和维护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公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在这次屠宰税执法检查和治理整顿之后,如再发现有屠宰税摊派征收问题的地区,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通报批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要将1995年以来本地区屠宰税征收情况和这次清理检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专项治理措施书面报国家税务总局,并附本地区制定的屠宰税征收办法。报送时间为1997年9月30日前。




1997年5月29日